钢琴踏板的使用是弹奏方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踏板使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色彩和风格。因此在谈钢琴踏板的使用技巧之前,有必要先简介一下钢琴踏板的较基本的功能。
1、右踏板是延音踏板,一踩下去,钢琴里的制音器全部打开,所有弹到的音就会延长。当脚一抬起来,制音器又压在琴弦上,音的延长就中止。
2、左踏板是弱音踏板(ulna cord) 在一般家用立式钢琴上,踩下左踏板,琴槌整个往前挪一些,离琴弦的距离就缩短了,声音相应就弱了。在演奏用的三角钢琴上,一旦踩下左踏板,则是整个键盘向右稍挪动。在三角钢琴上原来每个琴槌应击中三根弦,踩了左踏板以后,整套琴锤就会稍向左侧移动,这时琴槌只能击一根弦了。这样声音不但弱多了,而且产生了不同的音色变化。所以有时乐谱上标明'一根弦'或'三根弦'就是表示用左踏板式是放开左踏板。由于左踏板在演奏琴上能作出这样的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它的作用就不仅是帮助演奏者弹得更弱,也是为了增加声音的柔和,并除掉音质中任何敲击的成分。左踏板往往被比作'旋乐演奏者的弱音器'。
3、中踏板较经常地的被称做延长音踏板(sostenuto)。在立式钢琴上,它会使击弦机上方一块厚绒降下来,挡在琴槌与琴弦之间,这样弹出来的声音就小得只有自己听得见,屋外的人则听不见,这是为了不影响别人,没有演奏上的意义。而在演奏用三角钢琴中的作用与在立式琴上的作用完全不同。这个踏板的作用有点象巴罗克时期乐队里的通奏低音。用来支持旋律声部的流动,换句话说,如果钢琴的高音声部较为复杂,但是左手的跨度又很大,必须弹奏低音(控制和声节奏)需要将低音延长,如此一来,钢琴家就不能两头兼顾(因为没有*三之手),这时候,左踏板的优势就较为明显了!它的作用就是在这是发挥了出来。钢琴家踩住这个踏板,再弹低音,这个低音就会被持续(而不象右踏板那样使整架钢琴当时发出的音都延长)然后,在这个低音的支持下,就能很从容的弹奏较高声部的曲调。所以,这踏板就是解放左手,有目的的减低弹奏难度的踏板。
钢琴是多声部的乐器,三水吉他琴行,演奏好一首乐曲要注意各声部的独立性,也要注意到各声部的相互配台,互相衬托,双手必须巧妙地配合,使弹奏的乐曲**动听。
许多学生在练琴或演奏时,往往对右手的旋律表现或乐句中那些困难的跳跃,长长的跑句,都能设法练得均匀、流畅、动听,而把左手却放在了附属的地位,从而造成演奏不能完满,有时甚至破坏了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因此,初学钢琴,就必须学会双手的合作。
(一)旋律和伴奏的区分。当演奏抒情歌曲体裁的乐曲或歌谣、摇篮曲、夜曲这些抒发内心思想感情或情景交融,表达忧伤、思念、期望的音乐小品时,左手虽处于伴奏地位,但所弹奏的织体,分解和弦、流动的琶音进行,无一不是对右手旋律的村托和补充。而有些学生,当右手旋律渐强或进入乐曲高潮时,常以左手的响亮、重弹来代替右手的旋律向上,这种气氛的形成就如同把地下室建在屋顶上,效果不好。所以一定要求学生学会旋律和伴奏的区分,学会左手控制声音的能力。另外在弹奏一些古典的小奏鸣曲时,很多基本的左手音型除了控制声音过响外,既要避免一音(小指)延长不**,防止“穿着拖鞋走路”,还要避免大指太重,造成前进时的阻力。左手还担负起低音进行、和声转换、转调以及很多的补充句。应逐一分析,有时应单独练习。
(二)左手的节奏要准确而生动,是弹好舞曲或舞蹈性乐曲的重要关键。如小步舞曲和圆舞曲同样是四分之三拍子,但由于对节奏的分寸上掌握不同,其效果也是不同的。小步舞曲是一种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蹈,断调和节奏端庄、稳重,表现出文质彬彬的舞蹈动作,以及鞠躬、屈膝等礼节。左手的三拍子,和弹奏时要很好地控制声音,一拍略长一些,第二、三拍不要太跳跃。而圆舞曲是一种活泼、欢快、流畅、优美的舞曲,其左手的三拍弹奏区别于小步舞曲。一拍是强拍,要有弹性,后两拍要轻快,有控制力。如左手的弹奏分不清前两种舞曲的性质,或弹成了相反的性质,那么小步舞曲和圆舞曲就面目全非了。学生在掌握这种舞蹈节奏时,有这样的通病,一拍往往缺少弹性,而*三拍不但跳不起来,反而手指抬不起来,破坏了圆舞曲节奏的律动,旋转不起来。
(三)左手在复调音乐中的位置。在众多的钢琴文献中复调音乐占了很太的比重,在复调音乐中没有主要声部和从属声部,也没有曲调部分和伴奏部分之分。每一个声部都有其独立的意义,都有自己发展的线条,是一种在几个声部内同时进行的几十独立的旋律,他们和谐地融台在一起。如中国钢琴曲《卖杂货》,中段是以速度徐缓而连贯的抒情小调《梳妆台》用复调手法写成,曲调清新、优雅,似男女两人对话。左右手互问互答,语调亲切感人。左手弹奏抒情的旋律时,要注意旋律的线条起伏。乐曲不仅要求各声部的独立性.并且还要表现各声部间的连贯性。又如巴赫二部创意曲作品八,是一首二声部的复调乐曲,用卡农模仿式的手法,要求双手都能灵活、有力,节奏鲜明,如果左手不加强训练,就无法摸仿右手那种积极向上的跳跃和流畅的十六分音符下行音型。学生往往在弹奏时,左手一进来速度就不自觉地慢了,双手节奏不统一,使乐曲零乱,破坏了充满活力统一向前的节奏。必须克服左手技巧上的难点,左手在和右手紧密配台时应做到有自己的线条。(点击>>钢琴陪练笔支持分手练习,复调曲目不再难!
总之,要时常注意你的左手,三音琴行,了解它在乐曲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这是十分重要的。再三地练习左手,给左手以个性、独立性,才能充分显示出你所弹乐曲的特性。**地表达乐曲的内容。
钢琴
是乐器王子,钢琴的好处显而易见,诸如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以及身体的协调性,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三杰琴行,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有品味。钢琴音乐也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各种乐器,就会使他们较快地找到打开这扇窗户的钥匙。不仅如此,即使是中年人或者老年人学习钢琴也是大有裨益的。
①
开发智力
钢琴是较能体现音乐原理的乐器,也是中外乐器中音域较宽的乐器。由于它能够完整地表达一首音乐作品错索复杂的声音对位,所以对钢琴弹奏者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因为钢琴作品是所有乐谱中较复杂的,分析和理解这些乐曲,需要乐理知识、和声知识、复调知识等,还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所以,弹奏钢琴,可以使全身处于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状态。
从手到脚,从眼睛到耳朵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技巧动作,从而达到较好的智力锻炼。手指的运动成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基础,弹钢琴就必须活动双手,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娴熟,就能与大脑建立更多的联系,就能有效地锻炼大脑的功能,尽早的开发大脑的潜能,使之更加灵敏和聪慧。学琴也可以帮助老人开发智力,让老人在美的熏陶中远离老年。
②
培养乐感
乐感是对音乐感受力的简称,她是对音乐的众多因素的排列组合以及乐曲的进行、和气势、色彩、轻重缓急等要素的总体感受。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较*被老师忽视的就是乐感的培养,因此,坎门街道琴行,钢琴教师的责任很重大。培养乐感首先要引导学生领悟乐曲的内容、音乐形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乐感的培养,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来完成。
③
协调身体
从小让孩子练习钢琴,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以及身体的协调性、陶冶情操。弹钢琴并不仅仅是手指自己的运动所得来的。人体的各部位紧密相连,举手投足之间,都会牵动其他部位。
弹钢琴是一种全身运动,在完成弹钢琴的动作中,除了手臂的上下运动外,离不开全身其他部位的支持,遇到弹奏钢琴这种需要完成双手快速不同动作的情况,身体的协调能力则更加重要。
④
培养习惯
建立常规就是培养习惯。人们都知道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但怎样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学习钢琴的时间一般都在学龄前,学琴的孩子要在他们每天的生活中增添一项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活动,而且要做到在每天的练琴时间里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细心,手脑并用;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慢慢也就习惯了上课时要态度认真,下课要主动练习的要求,就能够用充沛的精力去迎接将来的学习任务,重要的是让兴趣能持久,成为一种生活习惯。